大理崇圣寺 白云千载空悠悠

2017-01-29 10:03 阅读(?)评论(0)
大理崇圣寺,古已有之,但今天的崇圣寺不是历史上的崇圣寺。
崇圣寺,经历地震和火灾,早已荡然无存,只保留着三塔,百多年来“有塔无寺”。
现在的崇圣寺是新建的,那叫一个金碧辉煌,旧貌换新颜,不过缺少了陈年的味道。
看崇圣寺,主要看“势”,背靠苍山,面向洱海,蓝天白云,这地势和云势着实大气。
苍山汲取洱海的水汽,在阳光的关照下,山岫腾升出白云,在崇圣寺上空飘荡,崇圣寺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给各位拜年了!不要往黄鼠狼那儿想啊!







































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郊,依山傍水、峰峦叠翠、环境清幽,真可谓灵鹫胜地、妙香佛都。崇圣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经历代扩建,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鼎盛,据《南诏野史》记载:“……基方七里,为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用铜四万五千五百五十觔……”,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规模,享“佛都”的美誉,曾有九位大理国国王在此逊位后出家修行,一度成为南诏、大理国时期著名的皇家寺院。可惜自明代以后,崇圣寺历经沧桑,日趋衰败,至晚清时仅存三塔。

2005年,在参照了大量历料记载之后,在原址上恢复重建崇圣寺,结束了大理百年来有塔无寺的历史,再现塔寺增辉映的美景。崇圣寺的规划布局以保护三塔为核心,借鉴国内外著名寺庙布局的特点,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筑特色之精华。按主次三轴线,八台九进十一层进行规划建设,整个仿古建筑群落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0080平方米。主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护法殿、弥勒殿、十一面观音殿、大雄宝殿、阿嵯耶观音阁、山海大观石牌坊、望海楼。中轴线两旁和次轴线上建有法物流通处、方丈堂、客堂、斋堂、罗汉堂、千佛殿、祖师殿、佛教研究院。整个布局气势恢宏,庄严秀丽,又不失民族特色。寺内造像以《张胜温画卷》、明代黎广修所塑的“五百罗汉像”和三塔出土文物为蓝本而创作,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形成大理独有的雕像风格,充分体现了大理地区以密宗为主,兼容禅宗和藏传佛教文化的佛教信仰特点。寺内617尊(件)佛像、法器,均用青铜浇铸而成,其中599尊(件)为贴金、彩绘,用铜千余吨,创全国之最。

崇圣寺建筑主体以钢混结构为主,斗拱门窗及细部装修采用上好红椿木精雕细凿,中轴线建筑采用最高规格的金龙金凤和玺彩,两次轴线采用庄重典雅的旋子彩,廊阁内院采用活泼诙谐的苏式彩,整个建筑跌宕起伏,错落有致、金碧辉煌、气势磅礴。

  最后修改于 2017-01-30 00:26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