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宝蕴楼演绎海棠依旧

2015-10-06 09:25 阅读(?)评论(0)

进故宫西华门,往左手看,有一座民国式的小楼,疑惑中走进了小楼的庭院,原来这就是故宫的宝蕴楼,也是话剧《海棠依旧》的演出场所。

宣统小皇上退位了,朝廷的物件便由北洋政府接管,于是便在咸安宫旧址上建了一座库房,用于存放沈阳故宫和避暑山庄的前朝文物,故称宝蕴楼。

宝蕴楼1915年完工,算是百年建筑了,但在故宫,它还是个小字辈,经过修缮完,宝蕴楼将举办故宫博物院院史陈列展览,想必一定有些看头。

话剧《海棠依旧》就在宝蕴楼前演出,这是故宫职工自编自演的剧目,以1933年至1948年间故宫古物南迁、西迁、迁台过程中故宫人守护国宝的真实故事为主线。

此剧以守护故宫文物为主题,隐含杜甫诗作《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意念,运用时空交错的形式,展现了几代故宫人的精神境界。

有几处剧情安排很有意思,如老年与青年顾紫宸的精神对话,顾紫宸夫妇在奔波中的隔空诗语,剧终前所有人物在穿梭中的再现剧情台词。

业余的剧社,达到这个水平相当不错了,故宫的演员很投入,其中张妈和喜子的台词比较好,如果台词更多的以诗意语言呈现,或许更好一些。

红墙黄瓦,海棠依旧,千年文物,是故宫的魂,是文化的根。



































 

话剧《海棠依旧》,该剧以1933年至1948年间故宫古物南迁、西迁、迁台过程中故宫人守护国宝的真实故事为主线,隐含杜甫诗作《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概念,结合故宫人在三个重要历史节点的抉择,表现了故宫人对于国宝典守珍护的情怀,彰显故宫人的责任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剧中许多细节都经过考证,并以艺术的形式重现,获得观众共鸣。话剧《海棠依旧》由故宫青年职工自编自演。

 “宝蕴楼名称的得来,顾名思义与宝物有关。宣统皇帝溥仪退位后,前朝的所有宫殿全部由北洋政府接管。北洋政府决定将沈阳故宫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所藏文物运到北京。就临时决定在紫禁城原来的咸安宫旧址上建造一处库房,用以存放文物。因为要存放的这批文物多是金石玉宝和珍贵的秘籍,其价值不可估量,所以就把库房命名为宝蕴楼,并制石质匾额安于北楼正面上。宝蕴楼选址的地方曾鼎鼎有名。这是故宫西华门内,武英殿西的一个所在,曾叫咸安宫,康熙次子允礽就曾被囚禁于此。后来,这里又成为清代八旗大臣子弟学习的地方。可惜清末一场大火,将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的咸安宫烧毁,只留下咸安门一处遗存。在传统中国古建筑群里,宝蕴楼独树一帜,是按照西洋建筑的式样设计建造的,总建筑面积为1646.9平方米。

  最后修改于 2015-10-08 00:26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