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无锡荡口镇

2014-04-07 18:20 阅读(?)评论(0)

荡口,一听到这名字就吸引人,有些古风古意的味道,还有些肃杀飘零的意思。荡口镇虽不如周庄、同里名气大,但正在积攒着后发优势,也开始有些名气了。在春天悄悄来到荡口的时候,我走进了荡口。一路走下来,有些感受。第一,目前还不收门票,荡口建设初具规模,尚未正式开街,虽然并不吝惜那几个钱,但不收门票,竟有些逛自家园子的意境;第二,最好一大早就去,游人甚少,店铺尚未开张,荡口静悄悄的,偶尔同当地人聊聊天,游走成了遛早儿;第三,荡口正在大兴土木,真正老建筑似乎不多了,感觉有些旧瓶装新酒,心中略有不爽,转而想来,这也是不错的,古镇翻新,总比盖上一批千篇一律的水泥森林好,何况还积淀继承了传统文化。想到北京城的建设规划,还要打造宜居城市,这时,荡口镇深巷中传来一声京剧唱腔:“此时间不可闹笑话,胡言乱语怎瞒咱。”





























  

无锡荡口,中国历史名镇之一。

荡口位于无锡与苏州交界处,有一块通灵宝玉似的水面称作鹅湖。荡口古镇的名称源于它的地理位置。荡口位于鹅湖之西,是鹅真荡的口岸,故名“荡口”。荡口,古称丁舍和丁村,因位于无锡东南的鹅湖和南青荡而得名。

目前无锡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如今义盛河两岸,保留着成片的古建筑群,有北仓河老街、华氏始祖的老义庄、楠木厅、华蘅芳故居、三公祠、珍贵历史遗迹有思泉亭、步弓刻石、植福祠戏楼等。

相传南宋初年,在现今荡口杨安桥一带,聚居着以渔、农为主的丁氏家族,这是荡口集镇的最早雏形,故荡口镇原名为“丁村”。元末明初,富裕的华氏家族定居荡口。至明朝,因华氏后裔官居翰林院大学土,而最早居住此处的丁氏后裔也深得朝廷器重,镇上开始大兴土木,商贾云集。到清末民初,荡口镇已逐步发展成为当时锡东地区的一大商埠,有“小苏州、银荡口”之美誉。

荡口古镇的最大特色在于它呈现出中国社会由古老传统向近现代化过渡、转折的多样景象。从这里走出了华蘅芳、钱穆、华君武、王莘、华秋苹等10多位名人,这些名人在故乡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展现出荡口文化中经世致用、实业兴家的传统精神。

众多的历史名人和文物古迹,使得荡口镇成为无锡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乡镇。据业内有关人士介绍,荡口镇的有关地理、历史、人物、风貌等资料在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也有收藏。许多专家在对荡口进行考察后认为,荡口古镇的开发与巳先期开发的同里、周庄古镇等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荡口的人文、自然条件交相辉映;二是荡口旅游不是奇峰突起,它周围还有鸿山泰伯墓、梅村泰伯庙、彭祖墩和甘露寺等文化古迹。

荡口正在建设成为:长三角休闲度假地,特色民俗商业展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最后修改于 2014-04-08 00:25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