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翎子

2010-10-23 16:51 阅读(?)评论(0)

 

翎子,也叫雉尾,俗话就是野鸡尾巴,尺寸很长很长,最长的要到二米左右,一般也要到一米四五、一米六七的样子。两根大野鸡翎子,插在头上,作为头上的装饰品。
在戏剧舞台上,有许多角色的头盔上都戴着翎子,像穆桂英、周瑜、梁红玉、孙悟空、白骨精等人物就是这样。为什么要给这些人物戴上翎子呢?这对装扮角色的身份有着某些作用,如我们往往一见戴有翎子的角色,再加上他身上的装束,就能看出他们是能征善战的武将;剧中的神与妖戴上翎子,则会更显示出他们的神通广大,法力无边。
剧中人戴翎子还有另一种意义,就是番邦人一般都戴有翎子,以此来说明他们乃是外国人或少数民族。 
翎子的颜色斑斓美丽,把它戴在头上不仅起到装饰的作用,而且演员可以利用它体长、柔软坚韧富有弹性的质地,依靠自己身体的一定动作,使翎子产生动势;还可以用手把它弯成各种形态,来配合加强自己的身段表演。那千姿百态的翎子技巧,对于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有着很好的渲染作用。
京剧《四郎探母》,杨六郎没有带翎子,而杨四郎带有翎子,这是表明杨四郎身在番邦。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